我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长大续写: 追寻消失的摇橹人
皖南的夕阳,总是染红了河面,也染红了记忆深处那吱吱呀呀的摇橹声。儿时,我伴着这声音长大,长大后,却发现那摇橹人,如同河面上的落霞,渐渐远去,消失在岁月的迷雾中。
童年时,村边的老河,是我们的乐园。夕阳西下,河面上,摇橹人的身影是那么的清晰。他们,黝黑的皮肤上布满岁月的纹路,双臂有力地挥舞着橹,发出节奏明快的声响。那声音,是催眠曲,是童谣,是生活本身的音符,在黄昏的空气中回荡。
橹声,承载着无数个傍晚的故事。我曾听老人讲,摇橹人,是这片土地的脊梁,是默默耕耘的劳作者。他们用自己的双手,在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循环中,创造着生活的意义。他们,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在平凡中,书写着不平凡。
而今,老河依旧蜿蜒,夕阳依旧染红,但那熟悉的摇橹声,却如梦境般飘渺。昔日热闹的河边,如今空旷了许多,只有偶有渔船在水面上划过,留下涟漪,而再也听不到那熟悉而亲切的声响。
我开始追寻那些消失的摇橹人。翻阅村里的老照片,泛黄的影像里,依稀可见摇橹人的身影,他们的笑容,他们的劳作,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中。我走访村里的老人,向他们打听那些曾经熟悉的名字。
一位老奶奶,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告诉我,小河曾经热闹非凡,河面上人声鼎沸,摇橹声此起彼伏,是村庄里最动听的乐章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,机械化时代的到来,摇橹人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,他们不得不离开故土,去寻找新的生活。
我顺着老奶奶的指引,在村庄的角落里,发现了几座早已废弃的摇橹棚。斑驳的木头,锈迹斑斑的铁器,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寂寥。我仿佛看到了摇橹人辛勤劳作的身影,他们用自己的双手,开垦着这片土地,养育着这一方水土。
在那一刻,我意识到,摇橹人的消失,并非仅仅是时代的变迁,更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告别。 他们的身影,融入这片土地的脉络,也融入我心中那份挥之不去的乡愁。
也许,那些摇橹人已不再在河面上摇橹,但他们的精神,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。 那吱吱呀呀的摇橹声,将永远回响在我的记忆深处,成为我追寻乡愁和故土的符号。